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5, No.461 57-67
组织优化与行动赋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系统逻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艺术管理体系创新研究”(24ZD17); 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项目“江汉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1203/2500246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邮箱(Email):
DOI: 10.13660/j.cnki.42-1112/c.016552
摘要:

乡镇政府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加强其服务能力建设是宏观政策与民众需求双重驱动的结果。现有研究虽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概念内涵、评估测度及路径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基于实践案例的系统化理论建构不足,尚未形成服务能力建设的完整逻辑框架。由此,通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2个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典型案例进行逐级编码和系统逻辑提炼,旨在构建系统化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路径。研究发现,内部系统和外显行动构成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一体两面;资源整合与组织机构整合是乡镇政府内部系统优化的重点方向,完备的组织体系能够更加高效地供给服务;价值目标的确定、服务供给创新和反馈优化则构成乡镇政府外显行动赋能环节,通过高效运转输出各类服务满足外部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经由内部系统优化与外显行动赋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得以提升。研究基于实证案例构建起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系统逻辑,将一般政治系统的理念应用于乡镇政府研究领域,有助于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黄建红.三维框架: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J].行政论坛,2018,(03).

[2]吴春宝.增权赋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及其实现路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3]雷玉琼,李岚.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兼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研究现状[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

[4]刘波,崔鹏鹏.省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Honadle B W. A Capacity-Building Framework:A Search for Concept and Purpos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81,(05).

[7]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02).

[8]陈世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的结构比较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9]姜晓萍,陈朝兵.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中国语境[J].政治学研究,2018,(06).

[10]Denhardt R B,Denhardt J V.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0,(06).

[11]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07).

[12]徐元善,祝天智.服务型乡镇政府:缘起及其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

[13]马得勇.测量乡镇治理——基于10省市20个乡镇的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3,(01).

[14]于秀琴,张文政,仝震.基层政府服务力评估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03).

[15]郑志龙,赵春草.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评估与提升路径[J].行政论坛,2020,(05).

[16]江小涓.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升能力及应对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18,(09).

[17]Jaros K. Rethinking Subnational Government Capac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2016,(04).

[18]侯志阳.强化中的弱势:“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履职的个案考察[J].中国行政管理,2019,(05).

[19]吴理财.从“管治”到“服务”——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8,(04).

[20]栗伊萱,刘文璋.乡镇政府负担生成的三重机制——一个组织学的解释框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06).

[21]Wallis J, Dollery B.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Government Capacity[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2,(03).

[22]张武强,汪雷,王蕙.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05).

[23]Ostrowski J W, White L G, Cole J D R. Local GovernmentCapacityBuilding:AStructuredGroupProcess Approach[J]. Administration&Society, 1984,(01).

[24]吴肃然,李名荟.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J].社会学研究,2020,(02).

[25]李庆瑞,曹现强.党政统合与自主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2020年至2021年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2,(03).

[26]唐重振,聂春蕊,唐煜金.多维创新:边贸转型背景下的边境治理——基于东兴市的扎根理论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01).

[27]陈世香,周维.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制何以取得预期成效?——基于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J].行政论坛,2023,(02).

[28][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9]江国华,罗栋梁.乡镇政府治理职能完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J].江西社会科学,2021,(07).

[30]马光荣,张玲.“乡财县管”改革、基层政府治理与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2023,(01).

[31]周少来.乡镇政府体制性困局及其应对[J].甘肃社会科学,2019,(06).

[32]杨华.公务员、事业编与编外用工——乡镇人事管理的三元结构及其效应[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33]孙柏瑛,周保民.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述评:理论溯源、现状及展望[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05).

[34]曾润喜,莫敏丽.政府注意力的测量:路径、内容与展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

[35]夏志强,谭毅.“治理下乡”:关于我国乡镇治理现代化的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03).

[36]叶贵仁.“复合治理型”政府:简政放权视野下的乡镇角色转型[J].学术研究,2020,(05).

[37]谭波.权责统一:责任型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思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38]杨军.县乡关系视角下的乡镇机构改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1).

[39]卢元昕,唐魁玉.自主性权力的基层生成与特征分析——基于H县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案例研究[J].学术交流,2024,(04).

[40]马君昭.新时期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7,(07).

[41][美]W.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黄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2]张序.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体系梳理与框架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3]汪锦军.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2,(01).

[44]李晓昀,邓崧,胡佳.数字技术赋能乡镇政务服务:逻辑、障碍与进路[J].电子政务,2021,(08).

[45]郭渐强,徐屹垚.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46]薄贵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与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5).

[47]徐元善,周定财.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3,(02).

[48]成为杰,马晓黎.干部容错:制度机理、掣肘因素与优化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3).

[49]梁玉兰.我国公共行政系统分析法:可能性、必要性及局限性分析——基于对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的理解[J].理论月刊,2011,(11).

[50]何得桂,陈巧玲.减轻基层负担与筑牢基层基础的主要张力及合理均衡[J].理论月刊,2025,(02).

(1)第一批典型经验入选时间为2019年,第二批典型经验入选时间为2020年。之所以选择在此之前的政策文本,是因为该时间点之前的政策指导了当地乡镇实践,对于全面了解当地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经验具有一定帮助。但该时间点之后的政策实施状况与效果如何未有明确判定,因此将政策文件的范围限定在典型经验入选年份之前。

基本信息: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552

中图分类号:D630

引用信息:

[1]陈世香,牛一凡,薛锦娜.组织优化与行动赋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系统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25,No.461(05):57-67.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552.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艺术管理体系创新研究”(24ZD17); 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项目“江汉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1203/2500246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