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 | 0 | 23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人工智能是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实践困境,克服人类不完满的工具与方法,与人类未来有着本质性关联。人工智能的兴起重新界定了人类未来的内涵与旨趣,重构了人为何物、二者何以共生的伦理性问题。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可以超越人活动的有限性,却无法感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无法体悟人性中的情感体验与生理动态,更难以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坚守道德认知与道德信念。随着人工智能的自由性和独立性日趋进步,人类的自主性和安全性日渐弱化。此二者相互博弈时,通过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准则,可以促进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和谐共存。
Abstract:[1]戴茂堂,赵红梅.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另一种哲学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
[2]邓晓芒.人工智能的本质[J].山东社会科学,2022,(12).
[3]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www.news.cn/2023-08/23/c_1129819257.htm, 2023-08-23/2023-10-1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3-10/18/c_1129922670.htm,2023-10-18/2023-10-20.
[6]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发布[EB/OL].https://www.most. gov. cn/kjbgz/202109/t20210926_177063. html,2021-09-26/2022-10-30.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江畅.伦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1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基本信息: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325
中图分类号:B82-057;TP18
引用信息:
[1]李历.伦理慎思: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如何共存[J].湖北社会科学,2024,No.449(05):170-176.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325.
基金信息:
2022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先秦道家德性思想研究”(HBSK2022YB258)的阶段性成果;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先秦德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3Z13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