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 4 | 13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科学预测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消灭私有制”的口号起,马克思一直没有中断对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探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Abstract:[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7]王成稼.对“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解释的评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8]坚毅.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究竟是什么[J].江西社会科学,1997,(3).
[9]国康.否定之否定:揭开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之迷的关键[J].齐鲁学刊,1997,(1).
[10]邢华平.从“消灭私有制”到“重建个人所有制”——从两方面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增刊.
[11]徐兴恩,袁凌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代解读[J].经济经纬,2002,(1).
[12]周淼.从人的全面发展解读“重建个人所有制”[J].求实,2004,(3).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091.91
引用信息:
[1]吴淑娴.马克思“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思想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08):5-7+40.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