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 0 | 160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机器论片断”中的“直接劳动”概念决定着整个文本的理论价值。对“机器论片断”和整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本语境的再考据显示,“被塑造为抽象劳动的个体劳动”而非“简单劳动”更接近“直接劳动”的内涵。这一内涵的澄明使得马克思所言说的机器体系的解放意义被理解为:机器的发展使“抽象劳动时间”越来越难以成为财富生产的尺度,进而个体的活劳动有可能不再沦为由资本生产总过程所规定的“抽象劳动”,人类将从价值生产的资本主义目的中解放出来。此观点直指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根基的“价值形式”的断裂,富有激进哲学色彩,并直接启示了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审视劳动价值论的方法:不是固执于为任何一种“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辩护,而是具体地审视人工智能如何在维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放大了“劳动创造价值”自我否定的趋势,为从根本上扬弃资本主义价值生产体系寻找契机。
Abstract:[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Lazzarato M. Immaterial Labor[EB/OL]. https://generation-online.org/c/fcimmateriallabour3.htm, 2025-03-24/2025-03-28.
[3][美]哈特,[意]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意]保罗·维尔诺.诸众的语法:当代生活方式的分析[M].董必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Heinrich M. The“Fragment on Machines”:A Marxian Misconception in the Grundrisse and its Overcoming in Capital, In Marx's Laboratory[M]. Boston:Brill, 2013.
[6]孙乐强.超越“机器论片断”:《资本论》哲学意义的再审视[J].学术月刊,2017,(0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加]莫伊舍·普殊同.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M].康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9][意]奈格里.《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M].张梧,孟丹,王巍,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冯波.奈格里论斯宾诺莎的生命政治[J].世界哲学,2017,(01).
[11][美]大卫·哈维.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二卷)[M].谢富胜,李连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12]张鸿韬.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论争与辩护[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5).
[13]贾淑品,邬瑞钰.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证与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23,(01).
[14]温旭. ChatGPT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J].东南学术,2023,(04).
[15]杜博士.科技创新背景下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以Chat GPT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24,(01).
[16]徐彦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溯源、科学内涵及当代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17]龚嘉琪.平台资本主义证伪了劳动价值论吗?[J].思想理论教育,2022,(08).
[18]徐璐.“无人化”生产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审思[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
[19]孙乐强.自动化生产与劳动价值论的“悖论”:马克思的解决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23,(11).
[20]刘华初.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四个关键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1).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社会财富即价值。
(1)这种讨论使用价值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片断”的诠释被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引向对“非物质劳动”,即一种特定的具体劳动的推崇之上。
基本信息: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522
中图分类号:F014.2;F49
引用信息:
[1]杨煜天,刘华初.重思“机器论片断”的“直接劳动”概念——兼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J].湖北社会科学,2025,No.460(04):27-35.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522.
基金信息:
202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研究”(24JZD028);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AI时代马克思机器观的人学向度与当下启示研究”(24YJA710007); 2024年复旦大学“泮林望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主体生产问题研究”(2024FDMYT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