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 2 | 18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数字时代的高科技给表演艺术所带来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可以实现真人演员表演与虚拟场景的完美结合,也可以促成真人演员与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拟角色之间的对话,甚至可以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之下被用于进行真人演员的虚拟化复制和重塑,以虚拟化的真人演员来替代演员本人的真身,投入舞台与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对真人演员进行虚拟化塑造的模型也将会被刻画得越来越生动与逼真,真人演员虚拟化这一艺术创作形式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运用空间,成为艺术创作领域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Abstract:[1]黄仲山.反思数字虚拟角色对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影响[J].四川戏剧,2012,(06).
[2]张帆.数字时代的表演艺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3).
[3]丁莉.人造生命力:数字时代CG虚拟角色的创作[J].当代电影,2010,(11).
[4]韩飞.邓丽君与周杰伦隔空对唱——特效工程师网上撰文揭秘制作始末[N].扬子晚报,2013-09-10.
[5]李晋.关于原创三维动画短片《武之梦》[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2d09c0101p7t1.html,2013-10-23.
[6]TED演讲视频.Ed Ulbrich展示本杰明·巴顿的脸是怎么来的[OL].http://www.ted.com/talks/ed_ulbrich_shows_how_benjamin_button_got_his_face?language=zh-cn.2009-02.
基本信息: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3235
中图分类号:J912
引用信息:
[1]张若琦.试论数字时代真人演员的虚拟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5,No.342(06):130-134.DOI:10.13660/j.cnki.42-1112/c.013235.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