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12, 10, No.310 163-167
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探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夫妻债务关系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XZYJS131
邮箱(Email):
DOI: 10.13660/j.cnki.42-1112/c.011816
摘要:

遗产债务清偿顺序在我国1985年《继承法》中并无全面系统之规定,且学理上亦存在不同见解。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的构建,应综合考量现代继承法有关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立法的价值取向,坚持和体现法之效益、公平、安全、自由等价值理念,比较借鉴法、德、日本等国立法之有益经验,对各遗产债权之受偿顺序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设计,实现法对各遗产债权人利益的衡平保护。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①有关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的理论探讨,学界认识不一,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局面,有“四顺序”说、“五顺序”说、“六顺序”说、“八顺序”说等诸种学说。从其具体内容看,对遗产债务类型列举或有疏漏缺失,或虽面面俱到,但其设计却无从体现现代继承法的基本价值理念,难免有失偏颇。凡此总总,不一而足。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展开。详情请参见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学术著作对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的具体设计。

①《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注,法律出版社,2006版。第1963、1967-1969(1)、1978、1988、2022(2)、2314条。

②《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注,法律出版社,2006版。第1969、1971、1973、1977、1978、2314、2318(3)、2322条。

③《日本民法典》,渠涛编译,法律出版社,2006版。第310、904(2)、902(1)、958(3)、964条。

①《日本民法典》,渠涛编译,法律出版社,2006版。第306、310、329、885(1)、918(3)、929、931、993、958(3)条。

[1]陈苇.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力.遗产债务清偿的顺序[J].广西社会科学,2003,(1).

[3]刘春茂.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4]王利明,等.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5]杨立新,朱呈义.继承法专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7]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卓泽渊.法理学(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2]曹艳芝.优先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基本信息: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1816

中图分类号:D923.5

引用信息:

[1]姜大伟.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No.310(10):163-167.DOI:10.13660/j.cnki.42-1112/c.011816.

基金信息: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夫妻债务关系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XZYJS131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