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 6 | 8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和谐社会的表征是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的相生相长、共生共荣。契约精神是基于契约关系的一般要求而焕发出的平等自由精神和尚法、守信品格。"和谐"与"契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两者皆立基于人们之间利利相生的合意。契约精神蕴涵的平等自由理念、法律信用机制对重塑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价值:平等自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信用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
Abstract:①严格说来,“平等”和“公正”是有区别的(参见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文史哲》2004年第4期),但我们认为其共同点远远大于其区别,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多是机会不平等的社会。
②学者的研究表明,梅因所说的那种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在中国显示出一个从伦理身份到计划身份再到契约的变异形态。参见唐志容、苏治《“从身份到契约”新读》,载《研究生法学》2002年第2期。
③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储存原则可以被视为是代际之间的一种相互理解,以便各自承担实现和维持正义社会说需负担的公平的一份。”前引30,罗尔斯书,第289页。
[1]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法]罗斑.希腊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起源[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美]伊迪丝.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M].徐齐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邓伟志.论“和谐社会”[J].新华文摘,2005,(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0]外国民法资料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
[11][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2]张维迎.信息信任和法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3][英]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人与军备的演讲[M].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4][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M].雷喜宁,潘勤,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5][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德]马科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7]孙晓春.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J].新华文摘,2005,(15).
[1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9][美]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0][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1]李炜光.中国的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J].经济活页文选,2002,(22).
[22]近九成公众认为收入差距主要源于机会不平等[N].市场报,2001-06-04.
[23]梁治平.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J].读书,1986,(3).
[24]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6]Stanley Lubman,Mao and Mediation.Politic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mmunist China[M].California Law Review,55(1967).
[27]Stanley B.Lubman.Bird in a cage:legal reformin China after Mao[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8]苏力.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A].苏力,贺卫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C].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9]加速信用建设,构建和谐社会[N].财经时报,2005-03-28.
[30][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1]刘丹.行政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中国法学,2004,(1).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0-05
引用信息:
[1]周裕坤.契约精神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法理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08,No.253(01):65-69.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