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 1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传统侵权行为法在某些方面未能给予缔约过失责任足够的空间,但这并不妨碍缔约过失责任的侵权责任性质。一方面,在理论上传统侵权法的缺陷可以通过其自身规则的发展得到完善,另一方面,在法律适用上应将缔约过失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对待,采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首先适用法律上关于缔约过失的规定,如果特别法未作规定的,则适用侵权行为法的规定。
Abstract:[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钱玉林.缔约过失责任与诚信原则的适用[J].法律科学1999(4).
[3]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培韧.缔约过失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6]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王泽鉴.债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李永军.合同法(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1]杨立新.侵权法论(第2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1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黄茂荣.债法总论(第2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4]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5]张新宝.侵权行为的一般条款[J].法学研究2001(4).
[16]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7][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法[M].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8]王利明.合同法研究(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9][德]海因.克次.欧洲合同法(上卷)[M].周忠海,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0]《法国民法典》(下册)[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13
引用信息:
[1]汪汝军,张华.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J].湖北社会科学,2006(09):154-157.
基金信息: